首页 >> 新闻中心 >>行业动态 >> 海绵城市三大建设途径和三大雨水系统
详细内容

海绵城市三大建设途径和三大雨水系统

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,城市洪涝灾害频发,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峻。为了有效应对这些挑战,海绵城市理念应运而生。海绵城市是一种新型的城市雨洪管理概念,旨在通过一系列措施,使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,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“弹性”。本文将详细介绍海绵城市的三大建设途径和三大雨水系统,以期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。

海绵城市三大建设途径和三大雨水系统

一、海绵城市的三大建设途径
海绵城市的建设途径主要包括对城市原有生态系统的保护、生态恢复和修复以及低影响开发。

(一)保护城市原有生态系统
保护城市原有生态系统是海绵城市建设的基本要求。这一途径强调最大限度地保护城市中的河流、湖泊、湿地、坑塘、沟渠等水生态敏感区。这些区域不仅是城市自然水文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,也是涵养水源、应对较大强度降雨的关键。因此,在城市开发过程中,应留有足够的林地、草地、湖泊、湿地等,以维持城市开发前的自然水文特征。这要求城市规划者和建设者在进行城市规划和建设时,充分考虑生态保护因素,避免过度开发和破坏原有生态系统。

(二)生态恢复和修复
生态恢复和修复是海绵城市建设的又一重要途径。由于传统城市建设往往忽视生态保护,导致许多水体和其他自然环境受到破坏。海绵城市建设并不是推倒重来,而是运用生态手段对这些已经受到破坏的区域进行恢复和修复。这包括恢复河流的生态功能、提高湖泊和湿地的水质净化能力、改善坑塘和沟渠的水文条件等。通过生态恢复和修复,可以维持一定比例的生态空间,提高城市的生态承载力和环境容量。

(三)低影响开发
低影响开发(Low Impact Development,简称LID)是海绵城市建设的核心理念之一。它强调按照对城市生态环境影响最低的开发建设理念,合理控制开发强度,在城市中保留足够的生态用地。通过控制城市不透水面积比例,减少对城市原有水生态环境的破坏。同时,根据需求适当开挖河湖沟渠、增加水域面积,促进雨水的积存、渗透和净化。低影响开发要求在城市建设中采用一系列生态友好的措施,如透水铺装、生物滞留设施、雨水花园等,以减少雨水径流,提高雨水的自然下渗和净化能力。

二、海绵城市的三大雨水系统
海绵城市的雨水系统主要包括源头减排系统、管网排放系统及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。这些系统相互协作,共同实现城市雨水的有效管理和利用。

(一)源头减排系统
源头减排系统是海绵城市建设的第一道防线。它主要通过在城市中布置各种生态友好的雨水收集和利用设施,减少雨水径流,提高雨水的自然下渗和净化能力。这些设施包括透水铺装、生物滞留设施、雨水花园、绿色屋顶等。透水铺装采用透水性材料铺设道路和广场,使雨水能够迅速下渗至土壤层,减少地表径流。生物滞留设施通过设置下凹式绿地、植草沟等,收集并净化雨水。雨水花园则通过种植耐水植物和设置雨水收集池,收集并利用雨水。绿色屋顶通过在建筑屋顶上种植植被,减少雨水径流,同时提高屋顶的保温隔热性能。

源头减排系统不仅能够有效减少雨水径流,还能够提高城市绿地的生态功能,改善城市微气候,缓解城市热岛效应。同时,这些设施还能够美化城市环境,提升城市品质。

(二)管网排放系统
管网排放系统是海绵城市建设的第二道防线。它主要通过优化城市排水管网布局和提高排水能力,确保在暴雨期间能够及时排放雨水,防止城市内涝。管网排放系统包括雨水管网和污水管网两部分。雨水管网负责收集并排放雨水,而污水管网则负责收集并排放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。

在海绵城市建设中,管网排放系统需要进行优化和改造。一方面,需要加强对老旧管网的维护和更新,提高管网的排水能力。另一方面,需要结合城市地形和气候条件,合理布置管网走向和管径大小,确保雨水能够顺畅排放。此外,还需要加强对管网排放系统的监测和管理,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,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。

(三)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
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是海绵城市建设的最后一道防线。它主要用于应对极端天气条件下的超标准暴雨径流。在暴雨期间,当源头减排系统和管网排放系统无法满足排水需求时,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将发挥重要作用。

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通常包括行泄通道、调蓄池等设施。行泄通道通过设置明渠、暗渠等,将超标雨水径流引导至城市外缘或低洼地带进行排放。调蓄池则通过设置大型储水池或利用现有水体进行调蓄,减少雨水径流对城市排水系统的冲击。在海绵城市建设中,需要根据城市实际情况和气候条件,合理规划和建设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,确保城市在极端天气条件下的排水安全。

三、海绵城市建设中的注意事项
在海绵城市建设中,需要注意以下几点:

(一)因地制宜,科学规划
海绵城市建设需要结合城市实际情况和气候条件进行科学规划。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、地形地貌、水文特征等存在差异,因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适合当地的规划方案。同时,还需要加强对规划方案的评估和论证,确保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。

(二)生态优先,注重保护
海绵城市建设需要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,注重对城市原有生态系统的保护。在规划和建设过程中,应充分考虑生态保护因素,避免过度开发和破坏原有生态系统。同时,还需要加强对生态敏感区域的保护和管理,确保城市的生态安全。

(三)注重实效,强化管理
海绵城市建设需要注重实效,加强对建设过程的管理和监督。一方面,需要加强对建设项目的质量监管和验收工作,确保建设项目的质量和效果。另一方面,还需要加强对已建成设施的运行管理和维护工作,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发挥作用。此外,还需要加强对市民的宣传和教育,提高市民对海绵城市建设的认识和参与度。

四、结语
海绵城市建设是解决城市洪涝灾害和水资源短缺问题的重要途径。通过保护城市原有生态系统、生态恢复和修复以及低影响开发等建设途径,结合源头减排系统、管网排放系统及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等雨水系统,可以有效实现城市雨水的有效管理和利用。在海绵城市建设中,需要因地制宜、科学规划,注重生态保护和实效管理。相信在不久的将来,海绵城市将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亮点。

服务热线:13418198100
邮箱:577044563@qq.com
地址:深圳市龙华区大浪街道名牌时尚创意广场1408
添加微信
领取雨水收集模块
一站式解决方案

Copyright 2021-2025 广东鸿盛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粤ICP备10035155号

广东鸿盛环保设备有限公司

渠道招商:13360086579
seo seo